編者按:近年來,在中央政策支持及各地大力推動下,中國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完善,辦學模式不斷創新,招生規模和畢業生就業率均上了新臺階,職業教育駛上了發展快車道。人民網圍繞助力脫貧攻堅、服務地方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教育體制機制探索改革、職教人才培養、校企合作等方面對全國特色高水平職業學校進行系列報道。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下稱信職院)創建于1954年,前身為華北第四工業學校。1999年開始舉辦高等職業教育,隸屬于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是一所行業辦學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學校入選國家“雙高計劃”,成為高水平專業群建設(A檔)單位。
“作為行業辦學,從學校誕生一直到今天,一天都不曾離開過行業。”信職院院長盧小平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的第一句話,就點出了學校最大的辦學優勢和特色。“學校在行業里誕生,在行業里成長,學校的定位就是北京電子信息產業的組成部分。相較于其他學校,作為一個行業的組成部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它最‘天然’、最緊密的特點。可以說學校66年的發展歷程,濃縮起來就是行業辦學的歷程。”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盧小平 (校方供圖)
2020年5月,時任北京市副市長張家明在北京市召開的職業教育工作推進會上提出要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位置、推動北京職業教育“高質量、有特色、國際化”發展。
“學院在20余年的發展中一直是朝著這個方向在努力。”
盧小平表示,電子信息產業歷來是高精尖產業的代表,學校的學科建設和產業的契合度非常高,學科和專業的布局設置最大限度地契合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的需要。“十三五”期間,學校在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國際化方面都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果。
信職院作為兩個國家資源庫的組織單位,依托教育部支持,面向全國職業院校開展骨干教師和校長信息化培訓班。骨干教師培訓主要以實操類課程為主。校長培訓班則根據需求側重于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教育理論和開發理論,以及在職業院校中如何構建校園,如數字校園、智慧校園等。談到學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發展,盧小平一一作了說明。“培訓對象不僅僅針對中西部發展較慢地區的職校,江蘇等經濟較發達地區的職校也是我們的服務對象。這項工作不只是學校自己在扎實推動,我們也把這些優質資源共享,讓一加一大于二。”
據介紹,信職院還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在埃及開辦了分校。從2018年正式掛牌招生起,到今年分校規模已達到300人。學院根據當地企業需求制定培訓課程,企業招收學校畢業生,既解決了當地居民就業問題,也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
“學校的海外辦學真正達到了‘三贏’。 在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方面,學校做出了積極的嘗試和探索,取得了一定得成績。”談到學院的國際化發展,盧小平不無自豪的說道。
“在教育國際化領域的發展學校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引入發達國家優質教育,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第二階段是留學生教育,把國際留學生引入到國內,為他們開展中國的職業教育;第三階段是走出國門,在海外辦學,輸出我國的職業教育標準!”
談到學校未來發展面臨的巨大挑戰時,盧小平坦言考驗主要來自三方面。首先,要完成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學校在質量水平方面還要繼續發力;其次,針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問題,學校還需要進一步依托行業辦學,下大力氣做好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工作;最后,為了更好地服務北京城市建設,促進城教融合,如何解決好北京生源招收困難是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據了解,為了高質量快速發展,學校也明確提出了“十四五”發展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全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現代化高等學院。”學校提出四大發展理念,即創新發展,融合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用這一方式落實高質量發展理念,凝聚全校師生共識。學校還通過制定涵概教育理念、辦學條件、辦學水平、社會聲譽4個方面的考核指標體系對學校發展進行量化考查。
展望未來,盧小平表示,“希望通過5年時間,學校能夠基本實現現代化;再用5年的時間,學校在2030年能夠全面實現高職教育的現代化,建成高職教育現代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