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深入推進職業教育發展,加快職業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改革創新工作;同時按照教育部《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2015—2018年)》要求,不斷完善職業院校管理制度,提升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加強全國各職業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教學成果與經驗交流,促進校企行合作成果的轉化與落實,中國電子教育學會職業技術教育分會按照2017年工作計劃確定的重點工作要求,為各理事單位的職業教育成果提供交流和展示的平臺,為形成更高級別的教學成果奠定良好的基礎,2017年11月16-18日在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凱里)組織開展中國電子教育學會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召開了職教分會2017年年會暨學術報告會。
11月17日上午9:00,中國電子教育學會職教分會2017年年會暨學術報告會在凱里市半山酒店會議廳隆重開幕。中國電子教育學會原理事長徐玉彬在會上致辭。他對職教發展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職業教育應積極推進產教融合,發展校企合作;二是職業教育應主動對接、適應、服務“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國家戰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三是主動適應戰略新型產業的興起、行業交叉發展以及新技術、新產品、新液態、新商業模式的產生對教學改革、專業建設等產生的引導作用。隨后,中國電子教育學會職教分會會長武馬群向與會人員介紹了本次學術會議議程;同時他指出,根據十九大精神,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新時代發展要求,首先職業教育應當積極提升辦學水平,順應時代發展;其次職業院校要多維度不斷提升服務社會的能力;第三要加大對偏遠地區兄弟院校的幫扶力度,共同發展,共同進步。最后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崔邦軍在會上致辭,崔邦軍院長向與會人員介紹了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發展歷史和發展現狀,并代表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全體師生對與會代表的到來表示了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衷心的感謝。
11月17日上午11:30,中國電子教育學會職教分會2017年年會與會代表到參觀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會代表一行先后參觀了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實訓中心、智能制造工廠、機電工程系實訓中心,聽取了各系教師對系部實訓基地建設情況的介紹說明,并與系部教師、學生進行了友好交流;與會代表們還參觀了學院各系部學生的技能作品展。
按照日程安排,由特邀專家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高艷麗總工做了“信息技術產業及智慧城市發展態勢”學術報告,高總結合自己參與制定《國家信息化十三五發展規劃》的經歷,深入淺出的講解了整個信息技術產業未來發展方向和引領的技術,特別是在智慧城市領域的發展態勢;并從本次參評的教學成果中選取了部分成果進行了現場報告交流,報告的題目有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程遠東的“欠發達地區高職院校電子信息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李洪昌的“政企校三方協同的現代學徒制“昆山模式”研究與實踐”,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梁會亭的“軟件技術專業云實訓系統建設研究與實踐”,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史寶會的“學、練、工、賽四位一體”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以“信息安全與管理”專業為例,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陶亞雄的“全價值鏈校企聯盟下的ICT領域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李法春的“高職電子類專業創新能力導向的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武漢市儀表電子學校胡崢的“光電儀器制造與維修專業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研究”。
同期開展了中國電子教育學會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本次評審,共收到90份教學成果申報材料,按照《中國電子教育學會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評審辦法》,評審專家從成果的基本情況、成果總結、成果創新、成果應用情況及綜合評價等五個指標維度進行評審,既注重對成果總結的規范性、科學性等基本情況的審查,也強調對成果理論創新度、應用實踐價值、以及取得的社會效益等方面的考量。評審采用分組評審+會評的方式,分高職和中職兩個組別,中職和高職按同等比例進行獎項分設,共評出特等獎3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20項,三等獎28項。總獲獎成果為58項,占比64.4%。
通過本次成果獎的評審、學術報告及學術交流活動,加深了中國電子教育學會職教分會各理事單位間的溝通聯系,加強了各兄弟院校間的交往,促進了互相的學習和借鑒,為中國電子教育學會職教分會各單位更好的共同促進職教事業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